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切实落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育联盟试点实施方案》(试行),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积极构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高效思政课堂,11月14日,营口市教师进修学院与营口理工学院携手合作,成功举办了“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政课一体化路径探索交流展示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特邀人民教育出版社资深编辑、编审富兵老师,辽宁教育学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王丽敏,以及大连甘井子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道法教研员袁嫄出席。
该研讨会由营口市教师进修学院和营口理工学院联合主办,营口理工学院附属小学协办,并依托营口理工学院辅导员名师工作室,致力于推动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学贯通联动,以“大手拉小手”的方式,持续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创新。营口市教师进修学院党委书记栾波、营口理工学院副校长郭艳红、西市区教育局局长陆晓东、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孙杰、站前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雷颖等领导莅临研讨会开幕式。会议由市教师进修学院小教处负责人李文婷主持,营口理工学院学生工作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部分教师代表以及西市区、站前区研训员和优秀道德与法治教师代表共 40 余人参与了本次研讨活动。
教师进修学院反复设计指导展示课程,并对各学段的成功经验加以提炼总结。最终确定研讨会为课例展示、经验分享、专题讲座三个部分。
营口理工学院附属小学的王懿凡老师展示了低年段道德与法治课《对人有礼貌》,大连市甘井子区锦泉小学的王聪老师则带来了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这两节课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列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同时结合不同学段的育人理念以及学生的特点,为探索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了一次生动且具体的实践。
辽宁教育学院小学道德与法治研训员王丽敏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课例点评,并结合教学案例从“把握编者意图,正确解读教材;基于学情实际,引发情感共鸣;坚持问题导向,明晰教学思路;注重情境创设,引导自主建构;促进知行合一,指导未来生活”五个方面做了新教材教学指导。
营口理工学院附属小学主任王悦作了题为《探索德育协同育人新模式 助力思政教育精准化建设》的经验分享,阐述了学校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核心,按照大思政、大教育的思路积极开展育人实践的主要做法,分享了在思政“一体化” 建设过程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营口市第十七中学副校长葛静作了题为《深化理解 创新实践 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初中思政课》的经验分享。她从培养一支师德过硬、业务精湛的思政教师队伍和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格局两大方面介绍了学校在思政教育和立德树人方面的成功经验。
营口理工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书记车晓彦做了题为《红色传承 育人铸魂——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实践教育》的经验分享。她从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实践育人的角度,分享了工作室以辽宁“六地”文化资源为核心构建“134”大思政育人模式以及辅导员团队专业与思政育人统一共生发展模式的经验与成果。
下午,富兵老师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政课的路径探索”这一主题做了专题讲座。她从思政一体化的内涵、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高校成功案例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她反复强调,道德与法治学科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从小学到大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在实施过程中要细化层次要求,体现明显的进阶性。随后与会的大学和小学思政教师就富老师的讲座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
最后,理工学院副校长郭艳红进行了总结。她着重强调,需通过多种渠道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捕捉具有营口特色的优质区域资源,强化课内与课外的联结,并融入数字技术为课堂赋能。要在深入挖掘区域资源的过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此次研讨活动的成功举办,促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衔接机制得以完善,凝聚起协同育人的建设合力。未来,市教师进修学院将积极尝试与我市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合作,设计与联盟校教育意义相融合的校外课堂内容,充分发挥思政资源的实践教学功能,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形成具有营口特色的思政课建设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