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升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水平,2025年营口市中小学教育教学信息化竞赛培训工作暨成果交流展示活动于近日在市教师进修学院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吸引全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者及学科骨干近200多名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分享信息化教学的最新成果与经验,探讨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科学应用。
本次会议由市学院电教处徐世勇老师主持。
会议伊始,他首先总结回顾了2024年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成效。数据显示,活动共征集到包括课件、微课、教学创新案例等近300余件作品。作品经初评、复评环节,136件作品获市级奖项。其中31件优秀作品报送省级竞赛,6件入围全国竞赛并全部斩获国家级奖项,展现出营口教育在信息化创新领域的强劲实力。
然后,在“优秀作品交流分享”环节,来自大石桥市教师进修学校郑辉老师、鲅鱼圈区海星小学温磊老师、营口市第二十三中学赵碧寒老师、郑占珍老师、营口开发区第二高级中学邓颖慧老师、站前区第一幼儿园刘雯雯老师、大石桥市教师进修学校潘聪老师,7位获奖教师代表依次进行优秀作品分享,解码信息化教学创新路径。他们结合学科教学特点,从课件的互动设计、微课资源开发、跨学科融合教学等维度,生动诠释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路径。
在2025年赛事的解读及培训环节:电教处徐世勇老师介绍道,在2025年赛事首次由市总工会与市教师进修学院联合主办,并配套专项资金支持;竞赛体系覆盖中小学阶段及学前教育及特殊教育全学段,新增“人工智能教育案例”等创新专项;奖励机制向一线教学成果倾斜。现场通过PPT详细解析作品评选标准,从技术创新性、教学适配性、内容规范性三个维度为教师备赛提供专业指引。
会议最后,市教师进修学院梁立学院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教育信息化作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力量,不仅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更是推动着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的全面革新。并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升育人本领,在教学中加强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二是要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实施因材施教,采取多元化教学手段,满足不同特色学生的需求。三是要积极开发和应用数字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四是要利用信息技术助力教学评价与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今后,市教师进修学院将以四点要求为指引,持续深化信息技术在教学场景的落地应用,通过常态化交流平台助力教师提升数字素养,为营口教育现代化注入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