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书旭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消除中小学教育严重内卷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关注。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把“双减”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坚持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落实五育并举,稳步实施素质教育
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出台《营口市中小学特色管理规范》,围绕学校校园文化、校园常规活动两个方面,以“开学第一课”“日升国旗”“日晨读”“日习字”“三操两歌一跑一睡”等固定性平台和经常性活动为载体,将德育寓于日常,让礼德成为自觉。开足开齐上好体音美劳课程,组织开展第二届“营”在青春体育艺术大会等系列活动,举办局直学校校园“三大球”联赛,参与人数约2000余人。在省级足篮排锦标赛,取得1个亚军、1个季军的好成绩。构建“知·行·创”劳动教育体系。举办中小学生劳动技能大赛,以素质教育学校为依托打造“劳动+研学”特色品牌,累计接待学生近万人。充分利用辽河老街、雷锋纪念馆、鲅鱼圈望儿山、西炮台遗址公园及高等院校,打造“红色革命”“传统文化”“现代科技”“劳动实践”等主题研学课程,开拓以红色文化、河海文明、科技工业为主题的市域特色研学路线,充分发挥市域资源优势,开发营口造纸厂、东北钢琴厂、营口盐滩等10个校外实践场所。我市10所学校被授予辽宁省劳动教育示范学校。
(二)加强作业管理,健全完善作业管理机制
严控作业总量,提出教研组、备课组统筹布置作业,班主任、科任老师协调控制作业总量的作业管理要求,加强科学引导和刚性约束,进一步落实“五个管理”,从源头上控制作业量,规范书面作业时间。优化作业设计,坚持作业内容多维化,在减量的基础上调结构、提质量,持续推广应用《营口市中小学优化作业设计汇编》。在完善优化的基础上打造特色。开展优秀作业评选与展示交流活动,我市推荐的32个作业设计案例被评为辽宁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优秀作业设计典型案例,其中有3个典型案例被辽宁省教育厅选用展示。在辽宁省学业测评研究推进会上,我市以《小学科学单元作业设计实践探索》为题在大会上进行经验交流,得到全省同行高度认可。开展特色化作业研究工作,打造“思维导图”探究性作业试点,拓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创新物理学科与生活情景深度融合的实践性作业方式,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市英语、历史、生物学三个学科在省级作业设计与管理的实践策略研究培训会上,做经验交流分享。
(三)严格考试管理,落实各项制度
深入落实《辽宁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考试管理“六严格”》的通知要求。召开专项会议,明确要求学校,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系统观念,充分认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考试管理在落实校内“双减”工作中的关键作用,将考试管理作为“双减”政策落实落细的核心环节。通过不断完善义务教育评价体系,科学合理安排考试,不断提高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推动我市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严格考试管理,不断推动我市义务教育学校校内“双减”工作走深走实。
二、下一步工作
一是进一步制定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改革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方式,实现课内提质、课外减负,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育人体系,从根本上为学校办学提供正确导向,切实缓解家长的焦虑。
二是完善教师发展培训体系,转变教师观念意识、拓展丰富课程内容、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促进区域间、校际间教育公平,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让学生在学校学足学好。
三是构建全方位合作工作机制,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良性互动、有效结合,统筹学校、社会、家庭力量,形成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
(联系人:王蕾,联系电话:2998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