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关于我市职业教育继续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40号)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9-12

【字号:

分享:

杨军身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我市职业教育继续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十分感谢您对我市职业教育工作的关心和关注,一直以来,市教育局着力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保障制度和措施,更好推动我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2021年我市获评省“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的市”。市教育局持续推动职业教育继续高质量发展,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完善职业教育专业结构

一是打造“四组团”专业布局。根据营口港产城融合发展、辽河文化产业带建设要求,围绕“老原新”三篇大文章,高职院校改造升级传统专业、培育壮大新兴专业、深度开发优势专业,持续打造“智能+工业专业”“互联网+现代服务专业”“全科+师范教育专业”“品牌+医疗卫生专业”的“四组团”,服务区域装备制造、城市建设、数字经济、现代服务、健康养老、文化教育产业“六集群”,通过做强做大装备制造专业群、做准做细商贸信息专业群、做优做精社会事业专业群,实现专业群在校生规模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

二是实施专业升级改造。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扎实推进专业发展,现有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等3个辽宁省职业教育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示范专业。2024年,有关中职学校主动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需求,新增设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等专业,同时,为主动服务我市地方经济发展,新增设了畜禽生产技术、中医护理和口腔修复工艺等专业,制定了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持续深化职业教育体系内涵建设。

三是拓展合作渠道。6所中职学校与10所省内高职院校开展“3+2”合作,每年有近2300人升入高职院校,通过横向融通、纵向贯通办学模式,打通了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每年录取700余人,与省内14所中职学校开展“3+2”合作,每年招生1000余人。通过专业、课程的有机衔接,为中、高职毕业生继续发展提供通道。

二、紧抓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一是优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坚持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实习对接生产,不断优化专业布局和结构,将单一专业转向专业群发展模式,建设装备制造、旅游文化、港口经济等专业群25个,打造“四组团六集群”专业集群发展的模式,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并进行本土化的实用性改制,形成“双元制标准”并在全省推广,建立“双元制”班,对接产业发展培养高技能型人才。联合大连海尔集团建立海尔智家智能制造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成立海尔首席技师培训班,构建从学校到岗位的精准融通模式。面向职业院校深度挖掘优秀中高职毕业生,10人入选辽宁省“兴辽未来工匠”培养名单。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指导中等职业学校积极对接国家“1+X”证书评价组织,全市已有5所中职学校、20个专业通过辽宁省教育厅审核。

二是开展企业订单定制培养。高职学校在实施“校企融入、产教融合、多证融通”的“三融”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框架下,结合专业特点和就业岗位,分专业开展“按季顶岗、工学交替”“集中跟岗、课程外置”“情境模拟、岗位实践”等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近年来一直探索与企业开展订单定制培养,根据企业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2023年,营口职业技术学院与营口金辰自动化有限公司合作创建“金辰订单班”订单班,通过“课程外置”的形式,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不仅可以培养符合企业所需的人才,还可以通过订单班合作促进学校的教学改革,使学生的学习氛围从教室搬到了车间,学习的内容由课本的知识点换为车间岗位的技能培养。这种深化校企合作,校企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思路,全面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增强职业教育办学实力

一是制度政策保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2019年以来在职业教育改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发展能力等方面出台了4个文件,允许企业以资金、土地、装备、知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受“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政策激励,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有效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我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是加强教学能力建设。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固定岗+流动岗”的教师资源配置机制,通过聘用、兼职聘用等方式,吸引优秀人才从事职业教育工作,推动企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与学校教师双向流动。加强教师“综合职教能力”建设,通过举办集中培训、教学评比、技能大赛等方式,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综合育人能力、国际交流能力以及信息化工作能力。

三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组建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楼经济开发区、营口市高新区3个市域产教联合体,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围绕营口6大优势产业,打造“四组团六集群”专业集群发展模式,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与金辰机械、大连海尔集团、营口康辉石化、仙人岛能源化工区等300余家大中小型企业和地区进行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地合作,为广大毕业生搭建广阔的实践和就业平台。

下步,市教育局将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主动适应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变革,构建和完善产教融合运行机制、研发体系和保障体系,为营口振兴发展、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全方位多举措奋力加快推进我市职业教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贵委员对我市职业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支持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工作。

(联系人:关雪娇,联系电话:2998344)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