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懿珈委员:
现就《关于校园出现学习文具“笔里藏刀”的建议》,提出主办意见如下:
近年来,营口市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学校安全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立足市级统筹职能,构建部门联合的治理机制,加强内部监督管理,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保障广大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部门联合执法,检查校园周边商铺。根据《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儿童玩具和学生用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辽教通〔2024〕11号) 要求,营口市教育局向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妇女联合会发送《关于商请派员参加儿童玩具和学生用品安全管理检查工作的函》,部门联合对市内三区20余所学校周边玩具店、文具店开展检查,并组织各县区对照开展工作。全市市场、工信部门严格执行《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GB21027-2022),现场向商家明确“适用于14周岁以下学生的文具需标注适用年龄;对刻刀笔、美工刀等含功能性锐利边缘的产品,强制设置中文警示说明,明确禁止销售无警示标识、无合格证明的产品”等具体要求。
(二)落实监管责任,开展局直学校检查。开展中小学校儿童玩具和学生用品排查,逐层逐间对班级教室,特别强调将学生宿舍作为重点检查区域,对宿舍的每一个角落进行细致排查,严禁危险品流入校园,确保无遗漏。同时要求各学校主要领导必须亲自负责,确保措施到位、成效显著,保护未成年学生免受伤害,并要求及时上报排查结果。
(三)对接主管部门,开展行业学校检查。市教育局分管领导多次与人社、文旅广电行业部门对接,传达上级会议精神,组织行业学校开展专项排查。3所行业学校由党政领导牵头,学生管理中心负责实施,班主任共同参与,对班级教室、学生宿舍及训练馆等重点场所进行全面细致的排查。工作人员深入学生寝室,对学生的行李箱、床等可能藏匿刀具及违禁物品的部位进行了仔细排查。经查,我市行业学校不存在“笔里藏刀”类风险。
(四)关注重点群体,针对性宣传教育。组织各学校,向未成年学生发出“对不安全文具说不”倡议,让学生们明白,文具暗藏的刀片、金属刺或强力弹簧装置,极易导致意外划伤、刺穿皮肤,甚至造成眼睛等身体部位的严重伤害。引导学生们不使用、不购买带有隐藏利刃或尖锐凸起等危险结构的文具,发现此类危险文具,立刻告知老师或家长处理。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协作联动。加强与市场、公安、工信、妇联等部门互动配合,以校园周边和相关产品生产、销售集中区域为重点,与文具行业协会签订承诺书,要求企业自查产品合规性,杜绝“擦边球”设计。加大“网红”玩具、学生文具用品抽查检查力度,从生产、销售、购买、使用等各环节同向发力,联合查堵存在安全隐患和不良行为引导的玩具,通过标准完善、技术监管、家校协同等措施,全面防范“笔里藏刀”类风险,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二)强化宣传引导。通过官方公众号、班级群,提示家长教育学生不要购买此类用品。通过“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活动日等开展主题宣传,结合实物演示讲解危险文具危害,对学生进行相关安全教育,严防意外事件的发生。加大文具质量安全检查组织频次,及时收缴私自带入校园的危险学习用品。